人近七十果然是老了,仑促中进入事业落幕的迷茫期,回眸,时间也不会给我们从容调整空隙,我们应合理的使用尚没被殆尽的追求品尚的惯性,边走中边悟,看住好我们尙余不多的时间。
曾看过梁实秋先生 《时间即生命》一篇散文,告诉我们一个道理,人生不能虚度,把握生命中的分分秒秒,让我们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,充实自己,那怕此时你已不再青春年华,不虚此生。 和实秋先生持同一观点的,在一个已经没有“地主”角色的年代,一个号称“老地主”的資深報人朋友告诉我;“一般情况下,人们只看重于生命的长度,而看不到生命的宽度。前者是时间,后者是空间。”做我们应该做的事,这是“一場拓展生命宽度的修行。”此语,富于哲理,发人生醒,耐人寻味。
佛学与哲学一样也讲因果关系,即,因是缘起,果是结果。与哲学因果表述有共同处。 可能之差也就在什么;一因多果,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吧。
我和至今在老年舞蹈界面称雄一方绰号“菩萨”的那帮同学,当对社会尚呈朦胧中走进座落在太平巷的一座“庙宇”里开始求学,事业落幕竟也同样在一座千年古刹逐渐淡出。(注2)事世衔接,如此巧合,颇得因果感应。也是“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”(注3)这个道理吗?